返回

许秀珠:关于婚前财产协议的问题

2012-04-27

关于婚前财产协议的问题

作者:许秀珠

关于婚前财产协议的问题

       许秀珠指导;;黄翔维、许萍、林美雅、暴婕等整理

        一、婚前财产协议的意义

        随着人们法律观念的日益提高以及保护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婚前财产协议被越来越多新婚夫妇纳入考虑范畴。婚前财产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对各自婚前、婚后所得的财产的归属做出的约定。确立双方婚前财产的使用方法以及采用共同财产制还是区别财产制。对于长久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希望如何经营、使用、分配自己的劳动所得或其他所得。男女双方签署婚前财产协议都是本着期望婚姻长久美满的目的,在于防范危机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是为离婚分割财产做准备,如果双方婚姻稳定,这个协议就不必使用,这种情况与购买保险一样,只是作为意外的保障。婚前财产协议体现了现代人对婚姻生活的高度理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金钱、财产为筹码的功利性婚姻。

        婚前财产协议这种事先的约定可以解决双方在离婚时产生的纠纷,有助于维护双方财产的稳定。尤其是一方的财产中涉及到公司股权或者合伙企业股权时,婚前的协议可以保障公司或合伙企业的正常运行而不受股东的离婚所影响。这种婚前财产协议在国外已经是相当普遍,特别是在未婚男女双方财产悬殊时这种协议尤为必要。在离婚案件中,夫妻财产的分割是最困扰法官的问题,使法官将大量的时间都用于财产的调查上,使案件久拖不决。如果有婚前财产协议就可以避免这种消耗,使双方都早日脱离不幸的婚姻。

        二、法律规定

        《婚姻法》第19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三、法律规定的具体适用

        (一)关于约定的主体立法的规定。因为是夫妻约定财产制,所以只能是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才可以对他们的财产做出约定。夫妻之外的人无权对夫妻的财产进行约定,重婚或非法同居双方不能成为其主体。夫妻双方进行约定时必须都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无权约定。同时,夫妻对财产的约定必须由双方亲自签订,不适用代理制度。

        (二)关于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的规定。双方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不得违反意思自治,夫妻一方不得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做出约定,因胁迫、欺诈、乘人之危而作出的约定无效或可以撤销。

        (三)关于对约定的内容的规定。夫妻约定财产的约定的内容必须是合法的,且不得超越夫妻所享有的财产权利的范围。我国法律不限制夫妻对财产进行约定的内容,夫妻可以对夫妻财产进行自由地约定。可供双方约定的财产范围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也包括“婚前财产”;既可对全部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也可以对部分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约定的形式也不受限制,可以约定财产为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或者是共同财产制和分别财产制并存。这些均由夫妻双方当事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此民事行为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必须是符合公平原则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规避应尽的义务,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否则是无效的。

        (四)关于夫妻《婚姻法》约定的效力。内部效力而言,《婚姻法》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按照约定享有财产所有权以及管理权等其他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关于外部效力,我国法律没有建立夫妻财产登记制度,只是以第三人知道夫妻之间有财产约定的,才能对第三人有效,如果第三人不知道有该财产约定的,则对他不发生效力。

        (五)约定的方式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婚姻法》第19条第1款规定“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采用书面形式的,认定为没有约定效力。书面形式容易体现,将来在审理案件时也可以作为证据,较容易解决纠纷。对于约定的方式如果能够采用公证形式是最好的。针对夫妻约定财产的公证效力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因此,经过公证的协议使夫妻约定财产制度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减少纠纷,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但夫妻双方没有公证的财产约定,只要不违反有关法律的强制性的规定,就应为有效约定。

        律师友情提示:

        婚前财产协议另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具体的应当根据男女双方的实际财产情况来安排,建议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士。


闽ICP备08005859号-1 技术支持